生"龍寶寶"有點貴 孕媽媽:奶粉尿不濕都燒錢
不久前,一則“生育費用比20年前漲價100倍”的帖子讓人議論紛紛。在龍年,武漢迎來了繼“豬寶寶”、“奧運寶寶”之后的又一輪生育高峰。不少孕媽媽在網上“吐槽”:隨著幼兒用品和月嫂價格一起漲,生個“龍寶寶”可不是一般的金貴!
從懷孕到生產,當孕媽媽期間究竟要花多少錢?連日來,記者走訪了省市婦幼保健院,隨機發(fā)放了50份調查問卷,并按低、中、高端三個檔次,挑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3份樣本進行分析。結果發(fā)現,少的花費也要2萬元左右,而較高端的花費則在8萬元以上。50份調查問卷中,高消費達到14萬元,其中僅在月子護理中心就花費近4萬元。
檢查一個都不能少 懷孕到生產花3萬
蔡偉萍家庭:打工族
蔡偉萍是在漢打工的黃陂農村人,寶寶出生已4個月。懷孕之前在服裝工廠打工,一個月工資2000多元,丈夫是油漆工,每月可賺5000元左右,蔡女士懷孕之后就辭去了工作。“現在生個孩子真是‘金貴’,孩子出生4個月,就已經花費2.2萬元,確實有些難以承擔。”蔡女士告訴記者,受家庭條件所限,她的孕期花費算是少的。
蔡偉萍給記者算了一筆細賬:“懷孕時,只買了3套普通的孕婦裝,花了500元;孕期營養(yǎng)不得不補,買了100多元一罐的中等奶粉,每個月生活費大概1000元左右,9個月就差不多1萬元了;沒敢在武漢市區(qū)的醫(yī)院做孕期檢查,而是選擇了較便宜的縣醫(yī)院,僅花費2000多元;生產時剖腹產花了3600元;嬰兒的奶瓶、奶粉、床、服裝等,買得也比較便宜,總共差不多3000元;出生后,我坐月子的營養(yǎng)食品、寶寶的診查費、護理費七七八八算起來,也花了2500元……盡管這樣節(jié)省,但仍花了2萬多呢。”
在記者調查的50份問卷中,八成孕婦坦言:“從懷孕到孩子出生至少要準備3萬元。畢竟如今大多數都只有一個孩子,都希望給孩子好的,不能讓他輸在起跑線上。”
月嫂價格年年漲 孕媽媽感嘆“吃不消”
王女士家庭:工薪族
王女士是典型的工薪階層,她與丈夫的月收入總共1萬元。“但自懷孕后,日子就過得有些緊巴了。”王女士坦言。
王女士稱,自己的寶寶剛出生2個月,在整個孕期,檢查費和營養(yǎng)調理費占比較大。“一盒孕婦奶粉253元,只能喝9天左右,另外為加強自身抵抗力不生病喝的松花粉,300元左右一盒,光是喝的這些加起來就一萬多了。”“隔兩周一次檢查,唐氏篩查、弓形蟲檢查、糖耐、B超等各種檢查費至少要5000元,孩子出生的手術費、護理費和生活必需品開銷差不多2.5萬元。這些前前后后算起來,生個孩子我就花了三四萬元。”王女士說,為了生一個優(yōu)質的寶寶,這些還都不能省,所以只能在自己身上節(jié)約一點,如孕婦裝盡量不買;少接觸電腦,就不用買800元的防輻射服;自己帶孩子,就能把請月嫂的錢省下。
在調查中,有1/3的孕媽媽已請或打算請月嫂,而這項支出占比頗大。而且,月嫂價格年年在漲價,讓媽媽們覺得有些“吃不消”。
記者在省婦幼月嫂中心和同濟月嫂母嬰護理中心了解到,如今普通的月嫂價格分為八個等級,低的3000元起步,高6980元,而的月嫂雖然價格高至8000元/月,但早已被預訂完。“今年月嫂價格普遍漲了300元-500元。”剛生產的景女士告訴記者,如果雙方父母不在身邊,月嫂至少得請三四個月,這筆開銷讓她“不堪重負”。
嬰兒用品全“進口貨”奶粉和尿不濕燒錢
劉女士家庭:金領族
要個龍寶寶,是30歲的劉女士和丈夫的心愿。今年1月,兒子出生,劉女士和丈夫直到現在都還美滋滋的。昨天,聊到育兒賬本的話題,劉女士這才好好地算了筆賬:兒子出生8個月,但消費已經接近8萬元。
劉女士說,兒子是夫妻倆有計劃地孕育的,懷孕前半年,已開始通過瑜伽、中藥等調理方式保養(yǎng)身體,并適時進行孕前檢查。孩子還沒出生,光是花在備孕方面的費用,就將近8000元。
去年成功懷孕后,劉女士各類產期檢查一項沒落下,前后加起來將近6000元。孕期生活費、營養(yǎng)食品等更沒法細算,9個月差不多花費2.5萬元;生產時,由于寶寶臍帶繞頸,只好剖腹產,劉女士母子住院近兩周,花了1.3萬元。
早在寶寶出生前,劉女士就和丈夫精心制作了“購物清單”,小到襪子、玩具,大到嬰兒車、嬰兒床,列了32項。“現在的孩子,都是用好的,不過我們也舍得,啥好就買啥。 ”劉女士說,跟很多父母一樣,由于對嬰兒用品不太懂,好和不好的高衡量標準就是看價格,“其實說白了,就是哪個牌子貴,就買哪種。”300多元一套的嬰兒服、900多元一輛的嬰兒推車、奶瓶和洗液全是進口的……前后買下來,花銷7000多元。
相對這些零散的花銷,奶粉和尿不濕也是寶寶現在每月大的開銷,“尿不濕我們用的是150元一袋的,平均每月用1袋半,奶粉是我在網上請人從國外代購的,每罐370元左右,1個月吃3罐。”
如今,8個月大的小寶寶僅奶粉和尿不濕的費用,已有6600元。此外,劉女士還請了4個月的月嫂,盡管工資只要3000元/月,但一共也花了1.2萬元。“我和丈夫月收入2萬元,文化素質都較高,所以也希望將來生的孩子能聰明伶俐。”劉女士說,“為了寶寶,花多少錢都愿意,錢沒了以后再賺就是了。”
在調查中,劉女士的花費并不是高端的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孕媽媽告訴記者,從懷孕到孩子出生1個月,消費高達14萬元,各項支出不便一一細列,僅一項消費——到月子護理中心住一個月就花了近4萬元。
專家分析
盲目攀比“拉長”孕婦賬單
在中南財經大學教授喬新生看來,隨著經濟收入水平的提高,優(yōu)生優(yōu)育價值觀逐漸深入人心,如今“80后”父母普遍存在“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”的心理。 往往會聽到一些年輕父母說:“為了孩子,花再多的錢都覺得值得,而且是必須的。”
但值得警惕的是,這樣的心理勢必導致“盲目攀比”的非理性消費。“到底有沒有必要請月嫂?孕嬰用品有沒有必要全部買進口貨?有沒有必要住4萬元/月的月子護理中心?這些市場的選擇,我們無可厚非。但需要提醒的是,對于‘80后’年輕人來說,先是學會如何當好母親、父親,而不是一味地給孩子好的。”
事實上,生育是人類亙古不變的本能,是大自然賦予的天然能力。上世紀六七十年代,吃著粗茶淡飯的孩子一樣可以健康成長。喬新生表示,現在年輕父母們的消費心理,對自己不利、對家庭不利,更對社會經濟不利,導致一些育嬰用品非正常漲價,拉高市場價格終難以承受的仍是消費者自己。
- 分享到:
- 更多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