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有消息稱,“今年的產婦建檔基本都已完成,已經可以估算全年出生人數了,結論是今年可能連800萬都不到”。
一石激起千層浪,該言論很快引發(fā)廣泛網絡熱議。有網友對“800萬”這一數字感到驚悚,亦有其他網友認為該推斷有事實可依,表示過去在老家十分搶手的月子會所、月嫂,今年甚至都不用預約檔期了。
此前有多位從業(yè)者曾表示,22年底疫情的全面放開,短期內會打亂不少年輕家庭的備孕計劃,預計今年冬天出生的孩子會比較少。此外,前段時間某母垂平臺數據顯示,今年4月份以來平臺上備孕女性增加明顯,由此推測2024年的出生率大概率會好過今年。當然,從企業(yè)生意經營層面,宏觀的大勢或許我們無法掌控,但圍繞精細化經營層面,仍有很多可以提升的地方。
出生率不容樂觀,國家持續(xù)為“三孩政策”提供配套支持
事實上,就近兩年的出生率走勢來看,我國的確很難再回到高生育時代。
回溯至“全面二孩”政策頒布后,2016年和2017年我國出生人口曾迎來小高峰,這兩年新生兒數量都超過了1700萬人,尤其2016年新增人口更是達到了1883萬人。然而進入到2018年,“二孩政策”影響回落,當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,其后出生人口數量走低。
2021年5月,官方宣布,為了進一步優(yōu)化政策,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。
然而,根據國家統計局今年1月發(fā)布的數據,2022年我國出生人口為956萬,自1950年來首次低于1000萬。從今年各省份陸續(xù)發(fā)布的2022年統計公報來看,只有廣東出生人口突破了百萬,連河南、山東這樣的人口大省也跌破百萬,北京上海和東北三省出生率更是創(chuàng)下新低。
現如今,國家鼓勵生育政策舉措仍在各地持續(xù)推進。近日召開的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明確提出,以人口高質量發(fā)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,并強調,要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體系,大力發(fā)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,顯著減輕家庭生育養(yǎng)育教育負擔,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,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(fā)展。
自2021年三孩生育政策實施以后,依據《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優(yōu)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(fā)展的決定》,地方性的鼓勵生育政策陸續(xù)出臺,其中,以“真金白銀”的育兒補貼為主要類型。
據“中國光谷”微信公眾號消息,近日,武漢東湖高新區(qū)發(fā)布《按政策生育三孩發(fā)放育兒補貼實施方案》,對2023年1月1日后滿足相關條件生育三孩及以上子女的家庭,每年每孩可享受育兒補貼1萬元,最長可享受至6周歲。
在浙江溫州,該地一次性生育補貼標準已于近日劃定,根據《溫州市戶籍人口一次性生育補貼發(fā)放辦法》,對符合條件生育的夫妻,生育一孩、二孩、三孩的,分別發(fā)放一次性生育補貼1000元、2000元、3000元。
除了現金補貼之外,完善生育休假制度也是不少地方采取的措施。例如,陜西咸陽印發(fā)實施的《咸陽市優(yōu)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(fā)展的實施方案》提出,對符合政策生育三孩的女職工,在享受陜西省規(guī)定產假的基礎上,再增加產假15天,再增加其配偶護理假10天;河南則要求,嚴格落實產假、哺乳假等制度。推動實施父母育兒假制度。健全假期用工成本分擔機制。此外,住房政策傾斜也在一些地方開展,如北京市明確,未成年子女數量較多的家庭申請公共租賃住房的,可以納入優(yōu)先配租范圍,并在戶型選擇等方面予以適當照顧。
低生育率后,上學真的會更“寬松”嗎?
低生育率后,上學真的會更容易嗎?對于爆料大V“上學會更寬松”的說法,很多專業(yè)人士并不認同。
近兩年生育人口的變化,直接影響著基礎教育生源的走向。按照6歲的入學門檻,2016年、2017年人口小高峰時期出生的孩子眼下進入正是入讀小學的時段,集中出現的入學青少年,讓廣州、大連、長春等多個大中城市發(fā)出了2023年秋季義務教育入學的“學位預警”。在近期出現小學入學難的同時,一些幼兒園卻也出現“招生荒”。
“從當下的幼兒園,到未來的中小學,乃至高等學校,都將面臨生源短缺的問題。”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,按照當前的人口數量發(fā)展趨勢,如果繼續(xù)執(zhí)行當前的招錄政策,那么高校將面臨生源不足的情況。
從國際上的情況來看,無論是何階段,優(yōu)質教育資源依舊競爭激烈。“未來高等教育普及率提升會是必然趨勢,愿意上大學群體的機會會提高很多,但這并不意味著競爭的減弱,好的大學依舊會是白熱化競爭。”儲朝暉說。
在國際上,低生育率下“高考難”的情況并不罕見。以韓國為例,根據韓國統計局近期發(fā)布的數據,韓國2022年出生人口比前一年減少4.4%,創(chuàng)韓國有相關紀錄以來新低。相較于中國,韓國更早進入低生育境遇,但韓國優(yōu)質教育的考學競爭依舊白熱化。數據顯示,韓國本科錄取率約為50%,但其中僅2%的學生能進入韓國top院校。
在線咨詢